摘 要:以浙江省X县“万能神”邪教信徒为例,结合深度访谈和案例资料法收集资料,采用质性分析法对邪教徒进行移情理解,力图揭示高压态势下邪教继承发展的缘由、通俗人为何陷入及如何成为邪教徒的过程。邪教徒“皈依”包含迷茫或寻常、初信、互动、救赎、奉献五个阶段。邪教徒“皈依”生理的形成与所处的环境、邪教传播策略痛痒相关。随着“皈依”的发展和“交通”的再社会化,邪教徒内在因素作用力加强,而环境背景因素影响力削弱。为铲除邪教滋长泥土,提出开展墟落文化建设、反邪教场地化建设、一时困难救助制度和慈孝建设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邪教徒;“万能神”;“皈依”生理;预防
一、题目的提出
近年来,冒用宗教的各类邪教组织在社会下层尤其是农村地区滋长蔓延、隐秘发展,在一些地方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而当局相干部门对以“法轮功”“万能神”为代表的邪教组织的袭击一向没有间断,采取了有力的提防措施。2014年山东招远的“5·28事件”让“万能神”从幕后走向台前,当局相干部门也增强了对该组织的查禁和取缔。揭露“万能神”邪教组织危害、特性和本质的材料不管是在传统媒体,照旧新媒体都大量涌现。
在浙江省X县,“万能神”传播在2012“世界末日”谎言破产后出现了低潮。然而,这次低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近几年又呈渐渐增加态势。当然,当地警方袭击的力度也在增强。仅2017年,X县警方成功摧毁一个“万能神”的“分支教会”,抓获主干人员若干名。
高压态势下,为何还有少数“万能神”信徒至死不渝?“万能神”邪教组织为何屡禁不绝?笔者力图从“万能神”信徒出发,考察他们由通俗人走向邪教徒的心路历程及生理动机,并加以诠释。
本研究的方法分为两种:访谈法和案例资料法。一是采用无结构访谈与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周全捕获X县邪教徒的态度变化、苦难历程和情感转变。二是搜集散落于报纸、网络、内部资料以及电视专题栏目等处的X县“万能神”案例,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深入理解与分析,将信徒的举动放在情境中移情把握,揭开背后的动机和意义,从而了解信徒生理的发展动因和过程,并得出背景因素对“皈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响应对策。
二、文献回顾
皈依是复杂而持续的宗教过程,既存在个体生理的渐进式量变,又存在由不信到信的质变过程。美国闻名宗教生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所有惊心动魄的皈依都是持久、持续的”(注1)。山西大学社会生理学教授梁丽萍认为,“皈依是个体由原先的不信奉某一宗教转为信奉,并成为该制度化宗教组织成员的变化过程”(注2)。那么,邪教徒的“皈依”有何特点,与宗教又有何区别?
西班牙闻名反邪教斗士佩佩·罗德里格斯认为:“邪教徒‘皈依’前后的社会地位截然不同,‘皈依’后,邪教要求实现再社会化,用新模式庖代原先的社会化。”(注3)德国反邪教专家波特霍夫揭示了本身从嫌疑者转到初信者,然后找到自身价值,再到尽力传教、到达权力中间,然后对神教的基本原则产生嫌疑,直至逃离邪教的全过程(注4)。美国前生理学会主席玛格丽特·辛格指出了邪教招收新成员的四个阶段:“一是通过邪教组织的招募人与你接触;二是有人约请你参加一个有特别意义的运动、有勾引力的会议;三是首次与邪教组织的正式接触让你得到被爱戴和必要的感觉;四是运埋头理勾引让你更投入地参加邪教的运动。”(注5)
国内学者多从邪教徒入手分析“皈依”历程,如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生理学教授刘援朝认为,“从嫌疑到修炼是渐渐深入的过程,成员一开始对‘法轮功’有所嫌疑,然而这种摇荡并没有让他们拒绝演习,在渐渐的演习中最终被其控制”(注6)。陕西师范大学临床生理学教授陈青萍归纳了“法轮功”信徒膜拜生理的四个阶段:听从、认同、内化及至痴迷(注7)。青岛市委党校刘晋祎副教授从信的发生、信心的生成和信奉的确立等递进维度分析了农夫邪教徒狂热膜拜的形成过程(注8)。
相比雄厚的宗教皈依理论,邪教“皈依”的文献显得略为单薄。相干文献虽然对邪教徒“皈依”的形成缘故原由、过程有所涉及,但存在缺少对膜拜整体的深入实证分析、着重入教缘故原由而忽略在教过程分析等题目。且相干研究更多针对的是“法轮功”,缺乏对“万能神”教徒膜拜生理阶段的探讨。这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和可能。
三、效果与分析
(一)形成期:在迷茫或寻常中产生皈依生理
1. 迷茫
很多宗教皈依研究者认为:皈依前人们处在迷茫和危急中,这是皈依的前提,这一前提不分类别地存在于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中。部分“万能神”信徒被裹挟的缘故原由也有类似之处。
一是疾病。健康是人的基本需求,是生活幸福和生命安全的前提。通俗人一旦生大病,就会导致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而治病成本的高企和当代医治技术的局限则加剧了困扰。在治疗无效时,农夫每每选择摒弃此路,而另寻他路,这也是各种民间偏方大行其道和江湖郎中经久不衰的缘故原由。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了“信奉”作为最佳治疗体例,这给“万能神”冒用宗教传播提供了契机。部分基督徒在身体健康时对“万能神”毫无爱好,一旦生大病,“万能神”等邪教就会借机羁糜传教。
二是受挫。家境困难、变故、孤独、年老无依等也可导致加入邪教。很多研究认为,邪教发展信徒的对象性特别很是明确——陷入危急者。“万能神”在针对危急对象时确实存在目的性,而“摸底”发挥了紧张作用。“摸底”不仅可以发现贫困无助者,还可以发现一时受挫的危急对象,他们没有享受到社会救助系统的支撑,成为邪教拉人的紧张目标。
2. 寻常
在接触“万能神”前,一些人并没有出现疾病、困难、变故,却也加入了邪教,这又作何诠释呢?笔者试图从人的社会关系和好奇生理的角度加以说明。
一是人际依靠与“天真柔性话语”。若双方存在血缘或亲缘关系,传教将更为顺利。美国宗教社会学家罗德尼·斯达克认为,“当人们把宗教选择建立在所依靠之人的喜爱基础上时,他们保持最优化其社会资本”(注9)。很多人信“神”是受亲人的蛊惑。血缘是传统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祖宗荫护下形成的互为依靠的举动准则,它深深影响了国人的举动和价值。即便知道亲人已经“入教”,很多人仍然不乐意断绝和其来往,在亲人的赓续纠缠下选择听听,加上邪教歪理邪说的影响,他们很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加入邪教后,原有关系将持续升温,形成更为强烈的依靠感。然而,偶然传播双方只是熟悉或认识,这显然与斯达克的人际依靠在皈依中的作用不同,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这是由于,邪教的传播还寄托地缘、情缘等要素。传播双方若来自同村,或是熟人、同伙关系,低头不见抬头见,会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借助地缘和情缘传教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保密性强。通常传播对象出于种种顾虑而不去举报,认为举报就是做恶人。二是情感性雄厚。传教者每每充满热情,言语颇具人情味,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三是弹性空间大。传播对象也会拒绝说“没时间”和“要干活”等,但对方都给出了及时而天真的反应:“等你有空了再给你讲”以及“根据你的时间定”等。传教者秉持一种“天真柔性话语”,善于捕获聊天传递的突发信息,及时地增补和调节话语,再施以柔情和热情,以便让传教顺利开展。
二是“好奇害死猫”。疑虑情绪在大部分初次接触“万能神”的人中都存在,甚至在经过数次接触后,很多人依然存在拒绝生理。面对陌生人的警觉与防备,是社会生存的基本策略,用以防备潜在的伤害。为何一开始小心的人后来也信“神”了呢?
“好奇害死猫”是西方流传已久的谚语,它表达了好奇的两种效果:一方面,促成了人类生活的繁衍、科学文化的提高;另一方面,假如运用不好,则会产生出坏的效果。江苏省公安厅吴东升博士提到,“有不少人出于好奇生理来参与邪教,渐渐为邪教所吸引,成为邪教的一分子”(注10)。相称一部分人加入“万能神”只是出于好奇,他们要么自己是基督徒,要么对神有所理解。普遍撒网之下,总会遇到对神有感知的人,而身处墟落的人们在教堂以外遇到信神者的机会本就不多,甫遇后会有惊讶之感。他们抱着了解的心态,看看到底是什么神。而传教者在发言过程中会故意识地了解传教对象的生理特点,根据其特点作出回应或解答。
(二)初信期:靠物缘传播强化信赖基础
物的运用在基督教传播史上并不鲜见。利玛窦细致到,明末的中国上流社会和通俗民众都体现出对异物的猎奇生理,他投其所好地行使了钟、表、三棱镜等他乡物品进行传教。在“万能神”邪教传播中,物的作用也被发挥到了极致,“以物品为序言传递信息设置符号而进行沟通、传播思想和理念的举动,称为物缘传播”(注11)。
根据对象不同,“万能神”会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方面,对于从没接触过基督教者,他们会强调《三步作工》跟《圣经》差不多,但《圣经》太厚,不容易看懂,而强调《三步作工》里都是神的原话,容易看晓畅。另一方面,针对有基督教知识基础的信众,则会用《圣经》原文加以诱导,让其误以为这就是基督教,再导出“基督过时”的论调。此外,还有《话在肉身展现》《最后的船票》等非法印刷出版物,以及光盘、存储卡及MP4等。按照加拿大闻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序言即信息”的观点,“任何序言对小我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因为新的尺度产生的”(注12)。序言自己就可以对信徒的思想和风俗施加影响。“万能神”传播经历了从书和小册子等传统序言到MP3、MP4、MP5等新序言的更替,这对信徒的思想产生了很强的冲击,让那些身在墟落、知识贫乏、相对落伍的人可以接触时尚的电子产品,并熟稔于心,产生自大感。
传教过程中,传播对象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保持相对清醒的认知,观察传教者的言行、举止及态度。传教并非单一的灌输与接受,而是存在着诉求与关怀、愿望与知足、嫌疑与诠释的动态过程。被传播方的警觉是“近距离观察”的直接经验,是理性的秉持和自我珍爱的延长。信徒对教义理解的误差、嫌疑甚至抵制能否被及时消解是通俗人转向“万能神”信徒的关键。信徒的诉求、对“神”的理解和想象得到成功回应是其信教的动因,而对于信徒思想和诉求的正确把握是“万能神”邪教组织极力培植的核心技能。
(三)互动期:在“交通”中形成“再社会化”
“交通”意为信徒学习“万能神”教义、思想,聚在一路交流、沟通。通过“吃喝神话”,信徒赓续研习“万能神”的邪教思想,用看似自作掩饰的逻辑达成“功德圆满”。“交通”会营造温馨的氛围,达到情绪互相感染和影响的结果。法国社会生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传染的威力甚大,它不但能够迫使个体接受某些意见,而且能让他接受一些情感模式”(注13)。温馨氛围是建立在所谓的平等基础上的,“交通”塑造了大家都是兄弟姊妹,没有高低之分的错觉,而生活中的困难和痛楚则可以向“神”倾诉,认为“神”会帮其渡过难关。很多身心饱受挫折的人在聚会中容易形成自我安慰,找到重新定位,觉得是在做故意义的事情。这种聚会的潜伏性和排他性极强,通过频繁说教达到互相支撑的温馨友好气氛。聚会结束后,教徒也会心情愉快。聚会期间,若有好事发生,他们会联系起“交通”经历,认为是“神”恩典的效果。信徒对“神”渐渐产生敬畏生理,认为要一心一意地信“神”,把本身的命运交给它。由此,邪教权威得以确立。
“交通”仪式从教义的传播、情感的沟通、身份的增强、价值的分享等方面激发了信徒有关信奉的“集体记忆”。仪式紧凑而精心,经过赓续地连续,固化了邪教徒的信心,成为烙印在大脑中的记忆存储,赓续改变信徒的举措法则、人际关系甚至价值观念。这正是西班牙反邪教专家罗德里格斯所说的“再社会化”,“再社会化为那些原来为挫折感苦不堪言和对本身抱有负面评价的人提供一个新的社会定位”(注14)。它让那些遭受挫折和困苦的人宛如彷佛获得了复活,使其渐渐离开原先的社会关系,重塑自我认知,形成类宗教的熟悉结构,从而构造观念和现实的共同体。
(四)救赎期:经传“福音”构造再组织化
“吃喝神话”后,信徒渐渐被邪教思想所控制。在此基础上,方能从事“救济”人的工作,即传“福音”。传“福音”每每面临各种困难,如被人骂和打,因此有些人会拒绝去传。对于传“福音”的痛楚经历,“万能神”又会安排“交通”聚会来加以消除。“交通”刻意安排了人性之恶的省思,并让信徒接受痛楚,诳骗信徒说“这是揭示人的骨髓里毒素所必然要经历的”,从而形成环环相扣、互相增强的结果。为了顺利传“福音”,传教者会施以做家务、带礼物、买东西等小恩小惠,以图获取信赖,这些策略在《摸底铺路细则》中都有所昭示。在“万能神”的阐释世界里,传“福音”是在“救赎”人,是在“作工”。而对于那些成功拉人的主干,“万能神”组织会给予奖赏,提拔其教中地位。
笔者曾经论述过“万能神”传播的八种体例,根据加拿大蒙特利尔学派泰勒和凡•埃夫里的观点,这些体例都以语言和文本为依托。两位学者创造性地使用“绘制地图”将文本、语言的传播与组织联系起来,得出“传播构造组织”的论断。(注15)“万能神”组织具有极强的扩张欲,一向赓续地进行再组织化。传教者以类似宗教的阐释系统和劝诱体例,通过口头、书面及数字化的阐释语言构造一种“贴图式”的教义传送体系,让信徒形成对“神”的认同和崇拜,塑造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赓续强化实际世界的组织结构,反身性地建构了组织版图的扩张。
(五)奉献期:在“准备善行”中痴迷
“万能神”给信徒灌输的“奉献”逻辑为:由于“神”造人及万物,包括四季、空气、雨水、太阳、动植物等,所以回报“神”就理所应当。其他神都是假神,“万能神”信徒不要理睬和敬拜它。而一开始宣称“不要钱”的“万能神”变成了让信徒“志愿”供奉钱、米及其他物资来“准备行善”,从而为本身积德积福。假如“行善”了,“神”会给你回报。这就是“万能神”简单机械的“造物—奉献—回报”逻辑。
“万能神”的膜拜不同于佛教徒的皈依。佛教倡导修下世,倡导六道轮回,认为种下的因,必要有合适的缘,方能时来运转。而“万能神”是修现世的,这种修行来得更快、更直接,它的因果观是机械的,倡导信它听它任它,当世就能得到福报。这些福报包括:可以身体平安,进入天国,不会遭受“神”的审判和责罚,不会受到“世界末日”的影响,不会承受闪电的击杀。在现世直接因果观的强烈召唤下,不仅信徒的财物可以奉献,更可珍贵的东西都可以毫不夷由地贡献出来。 (未完待续)
注:
1. 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尚新建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56页。
2.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生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3. 佩佩·罗德里格斯:《痴迷邪教——邪教的本质、提防及处置》,石灵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24-125页。
4.波特霍夫:《走出科学神教的迷宫:邪教首领的后悔》,夏静译,中间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5.玛格丽特·泰勒·辛格:《邪教在我们中心》,刘宇红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7-98页。
6.刘援朝、洪解亮:《中国邪教题目及防治对策研究》,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185页。
7.陈青萍:《精神控制论:从临床生理学视角分析膜拜征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5-148页。
8.刘晋祎:《农村邪教信好者生理态势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探讨》,《科学与无神论》,2018年第2期。
9.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奉的法则:诠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8页。
10.吴东升:《邪教的隐秘——现代中国邪教聚合机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
11.王凯元、徐文兵:《破坏性膜拜整体 “万能神”的下层传播体例探析》,《犯罪研究》,2017年第2期。
1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序言:论人的延长》,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3页。
13.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生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间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14.佩佩·罗德里格斯:《痴迷邪教——邪教的本质、提防及处置》,石灵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15.谢静:《经由传播而组织》,《消息大学》,2011年第4期。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反邪教协会联合富阳区常安镇、场口司法所在镇文化中心广场开展以“同心反邪共守平安......
2019年3月13日,由富阳区科协组织举办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渔山乡拉开帷幕。来自杭州市富阳区......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重要讲话,......